《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银昕 |论坛现场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0期)
就全世界来看,有关扶贫的理论研究相比于扶贫工作实践已处于滞后状态。在“首届中国扶贫论坛”上,负责和参与扶贫工作的各级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们分享了很多已经实施的政策和创新的实践,与此相比较,扶贫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成果相对不足。很多参会嘉宾提出,现在正是将中国及全世界的扶贫政策和扶贫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研究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中国的扶贫成效在全世界有目共睹,在联合国千年目标中,中国是第一个实现该目标的大国。在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中国很多的做法和实践,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等方面都很有意义和价值。
《中国经济周刊》编委 张璐晶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张璐晶: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欢迎来到“首届中国扶贫论坛”第二场高端对话,我是《中国经济周刊》编委、采访二部主任张璐晶,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在上午的对话环节,主要是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来谈让扶贫更加精准,在下午的讨论环节,我们为大家请来了来自学界的权威代表,请他们谈谈理论创新――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与成果转化。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 雷明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雷明:精准扶贫的精准不仅是准,更在于精
精准扶贫是1987年扶贫攻坚以后,我们国家从中央政府提出的又一轮的新的创新型的伟大的扶贫实践。"八七攻坚计划”是一个大规模的扶贫运动,用一个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大家在大面积贫困的情况下,它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到了新的时期,采取精准扶贫这么一个靶向策略,针对当前实际的情况来讲,这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战略举措。
究竟怎么把它做得更好,能够真正在2020年取得全面小康、共建和谐、全面脱贫、共建小康的伟大目标?我们首先要对精准扶贫有精准的理解。我的理解是精准不仅是准,更在于精。准很容易做到,建档立卡,摸清家底,在精准识别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现在我们面临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怎么做得更精。我个人感觉主要有六方面。
一是对接要精。不仅要对得准,对得上,而且对得要有成效,不仅是项目和政策的对接,也不仅是人员的对接,更主要的是方式方法、思想观念的对接,要围绕贫困人口确切的或者真实的需求来对接。二是动员要精。要演化成社会各个主体自觉、自愿的行动,要演化成企业自发自愿的一种行动,不是把扶贫攻坚事业当做一个项目,而是当做一个事业来做,这样扶贫攻坚就会有一个持久的效果。三是模式要精。今天,我听到各地方的同志介绍了本地很多有经验的做法,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易地搬迁,现在中央支持力度非常大,这个事情怎么做好?取决于我们所选的具体的易地搬迁模式。干一件事,大小都有章法,这个章法不是固定不变的,个体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只是精还不够,要精益求精。四是机制要精。现在一谈改革,都在说体制和机制的原因,究竟怎么去在体制和机制上围绕扶贫攻坚?我认为要形成一个激励机制的,参与这项事业的各个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贫困对象,它能够在一个机制下心情舒畅、非常高兴地来参与和完成这个事业。五是服务要精。在以政府“看得见的手”来主导扶贫攻坚工作的时候,政府主要是提供服务,这个服务不仅要准,而且要精。公共服务,在不同贫困地区、群体、对象上要实施个性化的服务。六是保障体系要精。只有一个充分的、健全的、公正的保障体系,才能保证扶贫工作、扶贫事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