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研究院简报 »正文
2014年第4期

           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

Institute on Poverty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2014年第4期(总第   期)                     20143

 

 

厉以宁:适应改革新形势 城镇化与谋求教育新发展

    

    厉以宁教授,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以及对教育的影

响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

厉以宁教授指出,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城镇化,不是一项简单的建设,而是一场复杂的改革。从古至今,我国始终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城乡二元体制”是新中国才有的,在1958年户口制度实行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后,城乡的人口流动受到了极大限制。在此之前城乡人口是自由流动的,现在的改革不是简单恢复1958年以前的人口自由流动,因为我们的社会经济状况完全不同于以前了。可以说“城乡二元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火不相容的!既然要建立市场经济,那我们就应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镇化主要的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就包含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或者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作为一个必经的阶段。城镇化可以扩大投资、扩大消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城乡一体化”最要紧的是,破除城乡不同的待遇、不同的权利,让城乡都能够处在权利平等的地位。权利平等,特别是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城乡一体化,推动着城乡教育的公平。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日益紧迫的社会问题,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求到父母工作地接受教育、参加中考和高考。因此,教育要加快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新形势。

厉教授指出:有统计说,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人进城。这些人进城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他们需要一个城市化的历练,所以人的城市化是城镇化的关键。而人的城市化关键在教育,这个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些方面的教育要帮助他们加快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因此,教育适应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就能够满足的。要真正适应城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问题,二是如何帮助千千万万进城务工人员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教育内容问题。

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过程中,究竟是完全由政府来操作还是由市场来实现,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习惯于直接插手,有形之手伸得比较长,结果不仅滋生了腐败,而且降低了教育资源发挥作用的效率,因为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往往同时作用,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当。因此,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教育资源配置还是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至于如何发挥市场在配置教育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大胆的实践探索。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关键要做好城市规划,引导城镇建设开发者完成城市规划中教育、卫生、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做市场可以做的,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政府有形之手要伸入的领域是适应城镇化的教育内容建设、区域之间教学条件(特别是师资条件)的公平性调节。

 

 

 

  本简报文章如需要转载须事先征得本研究院同意

并注明“转载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字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531房间

邮编:100871

信箱:pri@gsm.pku.edu.cn

网址:http://pri.pku.edu.cn:8081/pri/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文章: 2012年第4期

  • 下一篇文章: 2015年第1期
  •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