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2013年第02期(总第67期) 2013年3月
厉以宁教授为《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整合――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一书作序
厉以宁教授在序言中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的主要贫困地区。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早日解决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定、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的政治问题。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及扶贫开发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民族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民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在扩大,加快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扶贫开发的重大任务。因此,探索研究民族贫困地区科学发展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综合分析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资源禀赋,最具开发潜力和比较优势的资源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由于民族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受工业文明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较小。这种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使许多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传承。所谓“中原失礼,求诸四野”。许多古老的文明因子在不同文明的膻变演替中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偏僻的民族地区顽强地生存下来,形成了一个个文化的孤岛和历史的活化石,成为一座座闪金烁银的文化富矿。因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积累资金、聚集高端人才和技术,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催生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这既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着这样一条思路走下去,我们或许可以绕过传统工业化的门坎,探索出一条破解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化难题的路径,从而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实现现代化。
明确了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之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近年来,就文化改革与发展问题,各地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问题,近年来各地已经有所重视并进行了大胆探索,但总体上还缺少系统的研究和规划,更缺乏理论的支撑。《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资源整合――以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课题研究,就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是一个可喜的开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民族贫困地区,“元谋人”化石的发现使楚雄成为东方人类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的万家坝铜鼓使楚雄成为世界铜鼓之乡,一亿八千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使楚雄享有世界恐龙之乡的美誉,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已成为展示中国彝族文化的重要平台。但这些文化资源如果不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开发,就难以形成文化产业,更难以成为蜚声中外的知名品牌。
整合文化资源是推动民族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个研究仅仅是个开始,希望在这方面的探索能有更多的成果面世。希望楚雄州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希望楚雄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简报文章如需要转载须事先征得本研究院同意
并注明“转载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字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531房间
邮编:100871
信箱:pri@gsm.pku.edu.cn
网址:http://pri.pku.edu.cn:8081/p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