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发展丛书 »正文
绿色发展与生态减贫

绿色发展与生态减贫

 

 雷明  袁旋宇 

   本书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如何实现减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谋划深远的理念和观点,深刻财阐述了生态减贫内涵外延、生态减贫思想基础,提出了生态减贫理论架构,分析了生态减贫模式选择、实现路径、机制设计、制度安排以及组织保障等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本书注重对生态减贫新案例的总结,根据不同章节的架构,将案例穿插在理论阐述中,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生态减贫的成效。结合实际,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需要,以全面、丰富、扎实的信息支撑,阐释扶贫工作中的真问题。对生态减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与方法,对现实的扶贫实践工作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绿色发展与生态减贫 丛书 封面

 

 

第 一 章 导 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生态减贫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生态减贫的概念及实施必然性

三、推行生态减贫的意义

四、生态减贫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理论综述

二、实践综述

第三节 内容结构与研究特点

一、分章内容简介

二、本书特点

第二章 减贫与发展

第一节 收入差距与贫困

一、收入差距理论

二、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的联系

第二节 贫困的定义

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二、贫困内涵的发展

第三节 贫困测量

一、一维贫困测量和贫困线

        二、多维贫困测量

第四节 减贫与发展

    一、精准扶贫——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

    二、减贫的主要路径

第三章 绿色发展下生态减贫

第一节 从发展到绿色发展

    一、发展的巨大成就与沉重代价

    二、可持续发展的革命

    三、迎接绿色发展时代

    四、中国的绿色发展

第二节 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

    一、代际公平

    二、代内公平

    三、代际、代内公平与绿色发展

第三节 绿色发展下生态减贫:从开发利用到转化创新

    一、传统扶贫模式的发展及其问题

    二、生态减贫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三、重构减贫动力机制

第四节 生态减贫

    一、核心内容

    二、战略意义

    三、生态减贫的现有模式分析

   第五节 生态减贫边界与条件

       一、生态性贫困的界定

      二、如何生态减贫

第四章 生态减贫思想基础

      第一节  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减贫

          一、背景

          二、发展阶段

          三、实现路径

          四、理论方法

          五、现实成效

      第二节 “两山”理论与生态减贫

          一、背景

          二、发展与内涵

          三、实现路径

          四、理论方法

          五、现实成效

      第三节 以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减贫

          一、现状

          二、发展历程

          三、绿色发展的内涵

          四、实现生态减贫的必然选择

          五、实现路径

     第四节 以生态减贫促进绿色发展

         一、现状

         二、发展阶段

         三、生态减贫的内涵

         四、促进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实现路径

第五章  生态减贫理论架构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减贫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三要素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减贫

     第二节  二元经济理论与生态减贫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基础模型

         二、二元经济理论与中国的城乡差距

         三、缩小二元差距的新时代探索

     第三节 准公共品理论与生态减贫

         一、公共经济学与准公共品理论

         二、作为公共品的生态环境

         三、准公共品理论与生态减贫

     第四节 四大资本理论与生态减贫

         一、四大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实践

         二、生态减贫对多种资源的整合效应

第五节 收入分配理论与生态减贫

    一、收入分配理论的架构

    二、收入分配理论在减贫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章 生态减贫模式选择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一般系统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

         三、比较优势理论

         四、生态减贫模式的分类

第二节  就地式

     一、特色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二、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三、乡村旅游扶贫模式

     四、生态建设扶贫模式

     五、电商扶贫模式

第三节 易地式

     一、理论综述

     二、实践探索

第七章 生态减贫实现路径

第一节 生态减贫的路径探索

    一、生态减贫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二、生态减贫工作中的中国特殊性

    三、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合理之处

 第二节 生态产业化

      一、理论依据

      二、概念详释

      三、具体措施

      四、措施总结

 第三节 产业生态化

      一、理论依据

      二、概念详释

三、具体措施

第四节 生态减贫路径之间的关系与目标

     一、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关系

     二、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以减贫为目的

第八章 生态减贫机制设计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考核机制

     一、一切以贫困群众为核心,明确考核工作的最终目的

    二、引入生态扶贫绩效考核指标,建立成熟完善的考核体系

    三、明确生态扶贫考核主体,严格执行考核办法

    四、引入第三方生态评估机制,加强社会监督

    五、对生态扶贫工作实施持久性动态考核

    六、阳光考核,考核过程应该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激励机制

      一、生态扶贫实践的激励机制

      二、建立生态扶贫专项资金支持

      三、加大生态金融扶贫力度

      四、发挥科技、人才在生态扶贫中的支撑作用

      五、完善政府内部的生态扶贫激励机制

      六、建立全社会的生态扶贫激励机制

   第三节 约束机制

       一、约束机制在生态扶贫中的定义

       二、建立生态扶贫差异化监管机制

       三、建立政府肉部的生态扶贫约束机制

  四、约束个人或社会组织利用生态扶贫政策“搭便车”的行为

第九章 生态减贫制度安排

     第一节 中国减贫制度实践探索

       一、制度改革释放生产力阶段(1978——1985年)

       二、全面改革下新的贫困县减贫制度(1986——1994年)

     三、区域贫困差距较大格局下的专项扶贫创新制度(1995——2000年)

     四、从区域办轮动到联动推进下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制度(2001-2010年)

     一、连片开发新措施与精准扶贫方略的共同推进(2011年至今)

   第二节 生态减贫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问题

       一、生态减贫的内涵要求

       二、生态减贫制度安排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节 生态减贫制度和治理结构及其创新

       一、生态减贫制度模式

       二、生态减贫制度构建路径

第十章 生态减贫组织保障

   第一节  生态减贫组织体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组织体系统的变迁

        二、生态减贫的组织体系

   第二节 生态减贫工作机制

       一、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机制的变迁

       二、生态减贫的工作机制

第十一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生态减贫的历史回顾

       一、生态减贫准备期

       二、生态减贫期

       三、大生态减贫期

   第二节 生态减贫的核心特征与治理体系构建

       一、生态减贫的系统性

       二、生态减贫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关系与互动机制

       三、生态产业子系统内的要素关联

       四、生态搬迁子系统内的环节互动

       五、生态建设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联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一、促进生态减贫持续发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二、衔接乡村振兴,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重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布局

参考文献

 

 

减贫是从横向缩小收入差距,解决当代人之间的矛盾,即解决代内公平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从纵向解决当代人和后代之间资源使用的矛盾,即解决代际公平问题。生态减贫则是将这两个看似对立冲突的问题统一,在处理代内公平的同时实现代际公平。生态减贫是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防范脱贫人口返贫的必要条件。

2015年9月,193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加强世界和平与自由,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千年发展目标尚未完成的事业。在该议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将减贫问题放在首位,强调要“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在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方面,提出了必须走包容式发展模式,即“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包容性发展和绿色发展新理念。

生态减贫通过将减贫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在消除贫困的同时顾及保护生态环境,在维持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因此,推行生态减贫既符合国际的愿景,又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深入总结和提炼中国生态减贫经验,系统梳理生态减贫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正是从此出发,本书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如何实现减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内涵丰富、谋划深远的理念和观点,深刻地阐述了生态减贫内涵外延、生态减贫思想基础,提出了生态减贫理论架构,分析了生态减贫模式选择、实现路径、机制设计、制度安排以及组织保障等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对生态减贫思想基础、理论架构、模式路径、制度安排和组织保障的分析,对生态减贫的历史运行和各要素环节进行总结,提出应当针对生态减贫的系统性构建一个多方合力、有效共治的生态减贫治理体系,以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勾画了这一治理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和互动关系。最后,对生态减贫的未来进行了展望,随着2020年后扶贫时代的到来,生态减贫也必将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相结合,为农村生态的建设、乡村生态经济的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

全书强调对生态减贫思想基础和前沿理论方法的提炼,对生态减贫核心内容、实现路径、模式选择、机制设计、制度安排等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除此之外,本书注重对生态减贫新案例的总结,根据不同章节的架构,将案例穿插在理论中阐述,让读者直观感受生态减贫的成效。通过对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生态减贫相关内容、政策分析,本书对生态减贫进行了整体把握,捕捉政策变化、揭示发展趋势,对整个生态减贫形势特别是2020年以后中国生态减贫工作、战略转型做出了预判。另外本书结合实际,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需要,以全面、丰富、扎实的信息支撑,阐释扶贫工作中的真问题。对生态减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对现实的扶贫实践工作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从立题到完成历时三年的时间,研究团队成员在广泛而深入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多次讨论,反复斟酌,理清脉络,认真研究分析。成稿以后,大的修改就进行了八次,可谓历经修改—提炼—深化,最终定稿!

在此,特别感谢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及光华管理学院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丛书编委会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经济科学出版社的赵蕾老师和其他编审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特别感谢研究团队袁旋宇博士富有成效的组织沟通工作,特别感谢研究团队林弈宏,张姝,王晓宇,曾俊文,戴洋港,王子宁,张在田,张睿怡,马上上刘晓昊,杨嘉琪等全体成员近三年来辛勤努力地工作,特别感谢所有为本研究提供过支持和帮助的人,恕不能一一致谢!在此,再次对所有提供帮助者表达衷心的谢意!

 

                                           

2021年9月28日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文章: 通往富裕之路:中国扶贫的理论思考

  • 下一篇文章:
  •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