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政策解读» 地方实践 »正文
金融造血增动力

 

获得10万元贴息贷款,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四格村村民任周库将自己的山羊养殖社进行了改造升级。“今年没掏一分钱,就盖了新羊圈,还承包了40多亩荒地种草当作饲料场。”任周库说。

这个“没花一分钱”的项目,是景宁专门为低收入农户脱贫量身定制的“政银保”小额贴息贷款。该项目2011年正式启动,任周库成了第一批受益者。他贷款3万元修葺羊圈,养殖山羊创业。到今天,老任已经有200头羊,每年毛收入十万多元。

2011年,景宁县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6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获得36亿元特扶资金,其中有1300万元直补低收入农户。“如果简单平摊,人均补助不足715元,就不能为低收入群众带来可持续的效益。”景宁县农办主任毛华庆说。

为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景宁结合农村金融改革,探索普惠型金融造血路径,创新了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的“政银保”小额扶贫贷款模式,即低收入农户免息免担保,由政府统一购买“贷款保险”并贴息,涉农金融机构凭“保单”向低收入农户放贷。

景宁第一批“政银保”扶持项目去年9月底到期,到今年年底,该批项目累计发放低收入小额扶贫贷款1970户、共5670万元,未产生过一笔不良贷款,迅速放大了省特扶资金的扶贫效益。

第一批“政银保”项目的顺利收官,景宁扩大扶持对象,将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农民纳入其中,提高扶持额度,每年的贴息规模从300万元扩大到1300万元。如今,第二批“政银保”小额贷款项目顺利实施,2500余农户获得了1.49亿元的贷款。

 “低收入农户有了创业脱贫的资本和动力,对于我们来说,降低了金融投向山区的风险。”景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陈小玲介绍说,信用社量身定制,推出贷款授信3年、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贷款方式,并为低收入农户创设“爱心卡”,专门提供便捷扶持。

依靠“政银保”实现脱贫的东坑镇汤北村村民孙善宗,对未来发展有新的规划,“接下去我打算把基地规模扩大一倍,甚至将来要有自己的包装和品牌。”孙善宗说,前两年,自己还是一名泥水工,只能接点零散活,现在利用“政银保”贷的5万元建起了种茶基地,每年毛收入六七万元。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文章: 新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助村企双赢

  • 下一篇文章:
  •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