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至14日于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的专家说,尽管持续20年的扶贫事业大大减少了中国的贫困人口,但是中国当前的扶贫任务仍然很艰巨,而且扶贫的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田瑞璋说,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尚在贫困线的贫困人口2300多万,处在温饱边缘线近5000万,还有城市贫困人口约2800万,因此,整个中国尚有1亿人处在脱贫的边缘。
他说,如果按照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提出的人均每天消费1美元作为贫困线的话,中国贫困人口将可能突破2亿,中国扶贫的任务不是越来越少了,而是越来越重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扶贫的难度越来越大。
田瑞璋指出,一方面,2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且这些贫困人口的能力和素质相对偏低。同时,中国的地区差距有加速扩大的趋势,包括城乡差别的扩大、东部与西部的差别扩大、贫与富的差别扩大。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1985年国家确定贫困标准时,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为200元,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50%,而2005年为683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3255元的21%,更重要的是,贫困地区容易形成“贫困――生态恶化――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厉以宁说,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越是贫困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就越容易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这样不但不能改善贫困地区的现状,而且必然导致生态状况日益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开发,结果将使当地的农民越来越贫穷,形成低收入导致生态破坏和资源破坏,最后收入更低的恶性循环。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之实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