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研究院动态 »正文
第六期尚浓资政厅

第六期尚浓资政厅:乡村人才振兴的突破口暨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成立会议召开

袁斐 尚农智库 6天前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4次提到人才,明确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0181017日,第六期尚浓资政厅之“乡村人才振兴的突破口”暨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成立会议在北京裕龙大酒店举行。本期活动由尚农智库光合新兴产业研究院、中国科技网、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尚农智库、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等机构的专家,地方政府、企业相关领导等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尚农智库专家部主任赵芝俊研究员主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雷明教授认为:围绕乡村振兴,人才聚集在两大类:一是指“振”,聚集在一产,农业生产的人。二是指“兴”,新型的农业从业人员。具体来说:全社会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核心为职业农民,农民是职业而非身份,从事涉农行业的人员皆为农民。超过80%的新农人聚焦在生产加工、乡村旅游等新型农业。所以在乡村人才方面实行供给侧,社会需要能驾驭市场的人才,是技术、生产、市场的复合性人才。制约乡村人才的因素:1、产业比较劣势,一产周期长不稳定;2、事业比较劣势,事业拓展空间比较狭小;3、生活比较劣势,生活单调;4、公共服务比较劣势,和城市有差距;5、机会比较劣势,选择性的机会比较少,比城市差;6、希望比较劣势,对生活的追求、远景,脆弱性比较强,乡愁是一种体验,但难以长时期维持。在机制平台建设方面:1、打造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彻底打破二元结构,将农民由身份变为职业;2、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3、技术支撑,可特派制度;4、志愿者制度,其他行业及离退休人员的技术、经验、管理优势,集聚到乡村;5、人才培育引进制度的完善,通过机制的建立,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着力点主要在于:深层改革,基本生产资料的制度安排;打造环境,推进全社会

农民是职业而非身份的理念,人才的培育引进留住机制。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