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研究院简报 »正文
2007年第一期

 

 

 

   

厉以宁教授赴毕节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厉以宁教授一行来到莲城黔西。在黔西县政府会议室听取了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汇报后,他作了重要讲话。这次去毕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年试验区20周年作总结,探索今后的路子怎么走。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搞了20年,做了些什么。厉以宁教授认为有三个方面可以介绍。一是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二是项目开发;三是干部培训。三个方面综合起来,20年的成绩就出来了。


    
在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问题上,着重有六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改革,今年年底就要改完,要总结一下,包括改革后的效果,行署都要总结一下。二是城市建设与政府投资开发公司的路子,可以总结,各县也可以推广。三是农村金融。毕节人多,农业人口占80%,农村金融尤其重要,要让农民生活过好,要让农民富起来,就要搞好农村金融。搞好农村金融有三个标准,一个标准是农民的生产需要,想借就能借到;二个标准是农民的生活困难需要贷款的,想借就能借得到;三个标准就是借了不能还的这部分要控制在20%以下。四是农业保险,分两类,一类是自然灾害险,我国还未开始搞,而是采取救济的办法,怎么把它纳入农业保险?可以考虑;另一类是市场保险,也还未启动,只是规定最低限价,这个办法可以做,但它不是保险。五是林权制度,这是土改以来最大的制度创新,小兴安岭和福建等地都在搞试点。在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和林权制度改革这三个新课题上,黔西都可以作为试点县。农业保险不好做,可以先考虑从养殖业的疫情保险上做起。六是城市化的问题,加快城市化,农村更多的人向城市转移,农民才能致富,这就涉及到制度改革。首先户籍制度要改革,其次是鼓励自主创业,只要不破坏环境就行,第三是要解决廉租房的问题,30平方米,50平方米,70平方米等各个档次的都建一些,让农民进城有住的,相应的小学、初中也要建起来。再就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毕节要改市,现在的市区要做大,从现在的20多万人逐步扩大到50万人的城市,长远要达到100万人的大城市,那时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了,就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城市规划由毕节来做试点,以上三项改革由黔西来做试点,一年之内就可以看到成绩。


     
项目开发上,一是工业;二是基础设施;三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最要紧的是找龙头企业,要引进外地的龙头企业来带动毕节的企业;四是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卫生、农村低保、城市下岗工人问题;五是生态保护;六是计划生育。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都要好好的总结。

 

干部队伍培训的工作,光华管理学院已给毕节地区培训了三期干部,接着要搞第四期、第五期。今年的培训有两个变化,一个变化是搞专业化的培训,第四期就搞城市管理的专业培训,接着搞财税、金融管理的培训,卫生、教育、社会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另一个变化,第四期起不只是学习,更重要的还要宣传毕节,在北大开讲座,介绍毕节20年来的成就,毕节最大的缺点就是宣传不够,要把图片、幻灯等制作好带去宣传,而且在讲课后还要举办记者招待会。为了提高毕节地区领导干部素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从2004年开始对毕节地区副县级以上干部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等,每期培训50人,现三期已共培训干部152名,为毕节地区的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持。

刚刚从贵州省毕节地区考察回来的厉以宁认为,毕节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扶贫经验对全国贫困地区都具有示范意义。厉以宁教授表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三者结合才是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办法。

  厉以宁表示,毕节是贵州乃至中国西部类似地区的一个缩影,毕节试验区20年的发展经验对其他贫困地区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毕节,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20年前的226元增加到现在的2043元,超过贵州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万下降到现在的74.34万。

贵州省毕节地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总量从全省最后一位跃居第三位,成为贵州省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近二十年来,毕节试验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帮助支持下,毕节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大胆探索,艰苦奋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解决贫困地区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参与共建毕节实验区的过程中,贵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雷明教授多次为扩大毕节实验区的开放、促进实验区发展给予支持,并曾两次赴毕节进行调查研究,对实验区在教育、环保、扶贫及农村信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提出了很多富有针对性和建议性的意见、建议,为毕节实验区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忠心感谢厉以宁教授和雷明教授,你们的辛勤工作为实验区摆脱贫困增添了力量!你们为实验区作出的无私奉献,将有力地激发700多万毕节人民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奋进。毕节实验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在今后实验区的发展中,我们盼望得到各位领导、专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毕节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这是摘自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收到的来自毕节实验区的一封感谢信。

中国政府将对“环京津贫困带”进行金融扶贫

由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与河北省政府三方合作的“环京津贫困带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扶贫项目”已总体达成意向,扶持的具体项目和合作期限等问题也将在调研后出台。

 

据了解,此项金融扶贫试点,已经被列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

 

统计显示,在河北与京津接壤的六个设区市的三十二个贫困县、三千七百九十八个贫困村等地区形成“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二百七十二点六万,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以往中国农村扶贫的特色是以政府为主导,且财政扶贫是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政策措施和物质基础。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雷明提出:“如果维持原来行政主导的扶贫方式,贫困地区的扶贫始终游离于市场体制之外,只可能助长贫困的惰性。必然的选择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即实现市场化的反贫困,这其中,金融扶贫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雷明,在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后提出:"如果维持原来行政主导的扶贫方式,贫困地区的扶贫始终游离于市场体制之外,只可能助长贫困的惰性,其结果必然导致贫困地区陷入绝对贫困的深渊,区域发展不平衡将会加剧,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也难以最终确立。"雷明认为,"环京津贫困带"已经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雷明认为,此次金融扶贫试点,通过三方的合作能有效地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在贫困地区培植良好的发展机制,最终建立治贫、脱贫的持久长效机制。雷明指出,北京对周边贫困地区的扶持要避免简单的财政转移支付这类"输血型"补偿。"最重要的是,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使外部补偿转化为其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而金融扶贫的试行,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两个优势的结合:一是国务院扶贫办的组织协调优势;二是国家开发行的融资优势。

 

据介绍,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已在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的试点地区探索扶贫开发项目合作多种途径,动员和引导发达地区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2012年第4期
  •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