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研究院简报 »正文
2006年第三期

      

首届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天津滨海宣言

为推动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减贫问题的研究,促进中国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减贫,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会同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毕节实验区专家顾问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等,于2006年5月12至14日在 (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张梅颖等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论坛,通过并发布了天津滨海宣言,并在宣言上署名。

天津滨海宣言导言:贫困与生态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是造成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关系,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挑战: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体数量依然庞大,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如果按照人均一天消费1美元的标准,我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消除贫困的难度加大,一是目前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更差的地区,二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三是贫困农户家底薄弱,而刚刚越过温饱线的低收入家庭如遇到灾害、市场风险和家庭变故时就会返贫。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突出。1985年,国家确定贫困标准时,贫困农民的上线为200元,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50%,而2005年为683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255元的21%,弱势地位进一步突出。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国务院扶贫办重点调查的100个贫困村中,36.4%的农户不同程度的缺粮,而有些贫困地区还急需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

 

使命:通过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开展贫困协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方式,而且也是东部改革开放先行区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使命,我们要认真贯彻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的科学发展理念,仅仅瞄准贫困人口,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培育增收的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目标: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基本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并逐步增加他们的收入,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行动:一、加大对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向城镇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努力提供就业机会和维权服务,城镇化与贫困地区的脱贫是一致的。

二、加强东部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实现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帮助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加工制造业,依靠工业化来带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加大东部地区对贫困地区对口帮扶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种层次,不同形式的民间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和共同发展,发挥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和执行政府扶贫开发项目。

四、支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减轻贫困地区人民子女教育、医疗负担,加大教育卫生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及早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五、推动扶贫开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东部发达地区应借鉴国际社会多年积累的扶贫经验和成功的扶贫方式,提高中国扶贫开发的整体水平,积极协助贫困地区争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向中国提供圆柱形扶贫项目,加快对国外圆柱形扶贫项目的管理,提高国外原贷款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贫困地区的还贷能力。

六、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东部发达地区应积极帮助贫困地区树立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订相关政策,在贫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矿产资源开发,重化工项目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利用自己的环境优势 (完)。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2012年第4期
  •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