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研究院简报 »正文
2011年第8期

简 报

 

2011年第8                                                      20113

 

 

河南漯河农业产业化研究课题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漯河市位于豫中平原,辖临颖、舞阳、两县,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253万,其中市区人口37万。

漯河市农业产业化经历了探索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提高阶段。经过多年努力、漯河市农业化经营在促进当地主导产业形成、增强产业集聚力、推动区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用已集中显现。具体情况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     龙头企业建设成效显著,开拓市场能力不断增强。

2.     经济合作组织快速发展,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3.     农产品基地建设万出较大步伐,优质特色比重逐步扩大。

4.     利益联接机制日趋紧密,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课题组经过全面细致的调查,严紧科学的分析,针对漯河农业产业化目前存

在问题,为促进其持续高效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对漯河市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现城市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共同发展,在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方面,采

取更多的措施。

2.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为保证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应加强动物病情防疫体系建设和“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机制建设。

3. 保障龙头企业的融资渠道。

4. 发展配套企业,构建漯河市产业集群。

5. 发挥个品产业聚集效应。

6. 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7. 引导龙头企业借助“外脑”弥补自身不足。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改善和创新探索应重视:信誉与合作,专业性投资与组织调整、政府的互补性制度安排这三个要素。

三、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产权明晰是建立合理利益联结机制的前提。

2. 确立农户在产业化主体中的地位。

3. 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各地不同产品和产业条件,选择确定在利益共同体中居主导地位的龙头企业。

4. 要把利益分配机制建议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农业产业化的漯河模式在改革的新时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推广意义。其核心是:土地流转是盘活漯河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经济合作组织是漯河农业产业化的必要保障;先进科技是发展漯河农业产业化的支撑。

 

 

 

 

 

                                                                                                                      

本简报文章如需要转载须事先征得本研究院同意

并注明“转载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字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531房间

邮编:100871

信箱:pri@gsm.pku.edu.cn

网址:http://pri.pku.edu.cn:8081/pri/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文章: 2009年第10期

  • 下一篇文章: 2013年第5期
  •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