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热点 »正文
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召开 政商学界共商扶贫之道

 

  

中新网甘肃定西9月28日电 (邢?)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扶贫论坛27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开幕。此次论坛以“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政商学界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我国环境下贫困的破解之道。

政策支撑:扶贫政策如何更加精准?

当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已经迈向“精准化”进程。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年的7017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年度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超额完成。但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脱贫攻坚难度加大,最后堡垒急需攻克。面对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各地政府应该如何“把脉”,为脱贫工作再开精准“处方”?

农业部扶贫办副主任严东权在会上表示,做好接下来的扶贫工作,各地政府要在政策上做到“五个一”:编制一个好的规划、选准一个好的产业、打造一个好的龙头、建立一套好的机制、形成一个好的体系。他谈到,做好规划非常重要。“规划不是虚的,要紧盯贫困人口,让扶贫资金跟着贫困人口走,保证贫困人口能够精准受益。”

易地搬迁是国家实施的重大专项扶贫工程,“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搬迁贫困人口981万人,规模之大、难度之大显而易见。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安利民称,易地搬迁要靠政策保障,搬迁是形式,而解决搬迁后的脱贫问题及后续发展问题才是目的,所以政策必须着眼于这些领域;要保证搬迁进度,进度要按照年度推动;政策支持要坚持标准,不能让贫困户再贫困;同时还要加强考核,制定考核方法,采取第三方评估,对资金使用、产业后续发展以及配套政策落地等情况有效考核。

宁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张吉忠在会上介绍经验时说,宁夏自治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解决好了扶持谁的问题,接下来的重点是解决拿什么来扶和怎么扶的问题。这就需要整合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信贷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等扶贫资源,发挥好市场在产业发展、项目选择等扶贫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取托管、入股分红、定点就业等形式调动农民积极性,进行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创新。

实践探索:企业帮扶如何“授人以渔”?

过去企业扶贫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经济参与相对较少。精准扶贫战略提出后,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其中,国有企业也更为活跃。但企业帮扶如何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是接下来的重点。

甘肃省政协委员、北京彭丹世纪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丹称,文化界和艺术界人士完全能够在演艺圈内开创群众演员扶贫模式。“很多电视剧在农村地区取景,怎么能让当地贫困户受益?我在延安拍摄《南泥湾》就做了一个试验,找当地的贫困户农民扮演红军战士,每天都来劳动,在拍戏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南泥湾精神的可贵,又能通过劳动挣钱。”彭丹呼吁,如果剧组都能采用这样的方法,多吸引贫困户来劳动,就能形成演艺圈内的“授人以渔”。

深圳市果菜贸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赵绪萍称,企业应该带给边远贫困群众新的理念和观念,在边远地区投资建厂,带去新的品种、技术和方法,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立示范园,吸引困难群众加入,告诉群众什么是标准,怎样达到标准,让土地产生更多的价值,真正做好农业产业化建设,达到双赢甚至多赢。

理论搭台:扶贫理论如何不断优化?

理论落在实践后,这是会上不少研究扶贫问题专家的共识。扶贫理论如何赶超实践、不断创新,继而指导扶贫实践更加“精准”,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认为,在精准扶贫领域,精准不仅是准,更在于精。首先对接要精,要对得准、对得上、对得有成效,项目政策、人财物、思想观念、方式方法都要对接;动员企业要精,企业不能把扶贫攻坚当做一个项目,而要当做自发自愿的一个事业来做,保证持久、持续的效果;机制要精,要激励并融合参与扶贫事业的各个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贫困对象,使其能够心情舒畅地参与和完成扶贫事业。

北京师范大学贫困研究中心主任张琦表示,“绿色减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消除贫困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首要目标,在“落地”过程中,我国提出了“绿色减贫”这一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脱贫新方式,并建立了综合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的绿色减贫指数,对全国各贫困片区进行测评考核,从而更有利于扶贫事业的经验总结,指导扶贫实践更加“精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研究员李芸认为,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主要从物质层面解读贫困,而贫困的精神心理特性和社会文化属性往往被忽视。外力必须借助内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扶贫攻坚不仅要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更要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中国的扶贫实践来看,精神贫困可能是一个更加隐蔽、更加可怕的社会现象。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应当互为支撑,共同推进扶贫攻坚的进程。”(完)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北京光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 | 微信 | 微博 | 相关链接[ 返回页顶 ]
© 2016 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