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再升级:审计署首次入列
更新时间:2018年05月22日 10:36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手机版
5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调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通知》显示,根据机构设置和人员变动情况,国务院对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作出调整。
察时局统计发现,较于上次2015年调整组建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此次扶贫小组再次扩容,小组的成员由47个上升至50个。
按照“2020年要让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时间表,当前,扶贫攻坚战已到冲刺阶段。
察时局了解到,此次扩容中,包括中央宣传部、审计署、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等7个新单位为首次入列。
小组成员由47位上升至50位公开消息显示,上一次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调整是在2015年10月26日。《关于调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显示,当时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共计47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下设9位副组长。
此次调整组建新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则共计50位成员。由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下设10位副组长。
察时局注意到,10位副组长中,新增的副组长为来自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李小新。
察时局统计发现,由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此次小组成员的变化颇大:原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改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原文化部、原旅游局则由文化和旅游部替代;原银监会、原证监会则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替代。
除了机构改革带来的成员变化外,中央宣传部、审计署、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等7个新单位系首次“入列”。
曾揪出“扶假贫”的国家审计署首次入列意味着啥?
察时局关注到,国家审计署首次被纳入到新调整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之中。
公开报道显示,自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全国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数以千亿的资金注入贫困县,如何防止“救命钱”落入贪腐黑手之中,成为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两年,审计署持续加大扶贫审计力度,连续揭露扶贫领域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制度漏洞。
据了解,审计署曾进驻多个地方县,开展专项扶贫审计。派出的审计组不仅审计各项专项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各类财政涉农资金也在审计范围之中。
此外,审计署还组织各级审计机关对若干国家级贫困县扶贫工作进行审计。另外,在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国家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涉农资金审计等各类审计项目中,扶贫政策落实和扶贫资金安全绩效情况也是重点。
可以预期的是,此番审计署的加入,有望进一步加大对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推进的监督力度。
察时局关注到,在去年12月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也曾发出通知,决定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在全国范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通知称,专项整治主要针对扶贫领域存在的“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从严要求不够等问题开刀。
扶贫攻坚战,有望进一步加强金融扶贫
察时局观察发现,除了此前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等金融主管机构,此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再增加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这意味着,在最后的扶贫攻坚战中,金融扶贫力度也有望加强。
公开报道显示,上一次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调整,有扶贫工作研究专家认为,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等金融主管机构加入尤为关键,金融扶贫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也曾接受采访表示,“金融扶贫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扶贫光靠国家财政支持,财力是有限的,广泛地动员社会金融力量才是更有效的支撑。”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于1986年。主要负责组织调查研究;拟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协调社会各界的扶贫工作;督促、检查和总结交流经验。